团队介绍
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步伐,依托6555444猪八戒心小码应用物理6555444猪八戒心小码平台,建设了太阳能电池及电子浆料研究团队,太阳能电池及电子浆料研究团队现有师资5人,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中级职称2人,硕士生导师3人。
本团队专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超薄均温板等前沿科技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团队建立以来,在太阳能电池及电子浆料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8篇;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

陈毅湛副教授,是太阳能电池与电子浆料交叉领域专家,长期致力于电子器件金属接触等方面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研究领域
1. 高光电转化效率太阳能电池
通过基于全背电极的太阳能电池进行研发,提出的丝网印刷铝电极层,从而降低电池表面的接触电阻。其次,本团队还针对背面点接触工艺,分析激光开孔的形貌及优化栅线版图设计,提升背面接触的稳定性,降低电阻,提高太阳能电池的IV测试的填充因子。再次,对太阳能电池钝化层的优化设计,提出叠层钝化层的设计,从而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可见,项目组对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分析和研制,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商用太阳电池。
本团队还致力于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和运维,已经开发并完成多个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维。对光伏系统空间、系统功率、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及维护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性能。
2. 基于毛细管悬浊液的新型导电银浆
探索毛细管悬浊液机理,建立银颗粒的网络结构基础描述,设计新型的银浆材料,探索导电浆料领域的构造及基础问题。
该毛细悬浊液导电银浆通过二次溶液与银颗粒的毛细力,形成稳定的、颗粒分散性良好的浆料,该浆料具有杂质少,性能稳定等特点,特别在激光转印超细栅线上具有更大优势。该项目校企合作于2022年获得广州市创新创业项目二等奖。
3. 毛细管悬浊液铜浆制作的超薄均温板吸液芯
基于毛细管悬浊液铜浆制作的吸液芯,从而研发新型的均温板。本成果采用丝网印刷浆料的方式制备了吸液芯,对吸液芯的毛细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吸液芯制成的均温板进行了传热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毛细压力和渗透率共同影响了吸液芯的毛细性能,以浆料A烧结的吸液芯A渗透率为6.944×10-14 m2,毛细压力为1.403×105 Pa,吸水测试性能最佳,10 s内可使液体工质垂直爬升98 mm。5 W测试加热功率下,吸液芯A制成的均温板蒸发区与冷凝区的最低温差为3.955℃,得到最小热阻为0.791℃/W;且丝网印刷可使吸液芯厚度控制在0.2 mm,可实现电子设备有限空间内高效导热和均温效果。
突出成果介绍
如:毛细管悬浊液银浆技术,利用毛细管悬浊液原理,解决了浆料中杂质成分多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附成果图)



成果应用案例/前景
该技术目前已应用在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上,针对常规银浆中杂质多问题,采用毛细管悬浊液原理,建立了银网络化系统,实际解决了激光转印工艺的栅线电极不稳定,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毅湛老师
联系邮箱:yizhanche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