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介绍
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步伐,依托6555444猪八戒心小码应用物理与材料6555444猪八戒心小码光电测试平台,建设了光电催化团队,本团队现有师资7人,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7人。
本团队专注于新能源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合成、光电催化以及污水处理等前沿科技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团队建立以来,在光电催化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一百余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授权发明专利30项;

范东华教授,应用物理与材料6555444猪八戒心小码副院长,光电催化平台负责人等。
新能源材料与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合成交叉领域专家,长期致力于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等方面研究,广东“千百十”校级培养对象。主持参与国家级、省厅级和地市级各级科研项目数十项,近年来发表 40 余篇 SCI 收录论文,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门市自然科学论文3等奖 1 项,省面上项目1项。
研究领域
1. 光催化材料
通过基于半导体光催化的改性来解决光催化材料的效率低等相应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有机嫁接改性的方法,用于进行光催化材料的结构改良及光吸收提升方面的研究。
2. 光电催化
探索光电催化机理,深入研究氮化碳材料的结构特性,设计新型的氮化碳复合材料,重点围绕太阳能光解水析氢技术需求,探索氮化碳材料在光解水析氢领域及节能减排各方面的应用。
3. 水体有机污染物去除
面向污水处理催化领域,围绕新型绿色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构建高效纳米光催化剂,重点围绕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除去的需求,研发高效光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剂,转化其为无毒的CO2和H2O。
突出成果介绍
如:通过双氰胺和邻氨基苯腈(ABN)的共缩合以及NaCl-KCl熔融盐处理技术,利用有机化学途径在CN网络框架中引入芳香族基序提高了π电子的离域化程度原理,解决了光生载流子的高重组率和较低的可见光响应(不超过460 nm)限制了其光催化活性和适用范围问题。对比于原本的氮化碳,新研发的氮化碳聚合物光降解水体双酚A的速率提升了76倍(附成果图),该成果2023年发表在环境类顶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IF=24.319)。




Figure. (a, b)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rofiles and (c) rate constant k of BPA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rofiles of BPA at (d) 500 nm and (e) 550 nm illumination and (f) corresponding to the rate constant k.
成果应用案例/前景
该技术有望高效除去水体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同时,该催化剂是仅含C、N的高分子材料,催化性能稳定,耐酸碱腐蚀,光降解后无催化剂渗漏等二次污染。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许成群老师
联系邮箱:923141515@qq.com